唐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
-
唐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唐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是什么)
唐代是诗歌的黄金发展时期,诗人写诗需要经常参看韵书传统流行装帧形式卷轴装书籍,由于其特性只能单面书写,不能方便查阅韵部于是一种卷轴外表,以粗长厚纸做底,书叶片片粘裱于底纸右端,如龙鳞般排列,这种装帧形;元代的蝴蝶装书籍中,出现了一种开本较大版芯较小的书籍装帧形式,这是前代所少见的如元大德年间刻印的梦溪笔谈一书,开本为高416毫米,宽280毫米,而整版版芯的尺寸只有高152毫米,宽200毫米,版面的四边留有很大的空白两空白。蝴蝶装雕版印刷的出现带动了传统书籍装帧方式的革命由于雕版面积有限,书籍不再是一幅长卷,而以页的...
-
唐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唐代书籍的装帧形式有哪些)
蝴蝶装雕版印刷的出现带动了传统书籍装帧方式的革命由于雕版面积有限,书籍不再是一幅长卷,而以页的形式呈现印刷书籍中最早出现的装帧方式称为蝴蝶装,即将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中缝为轴心,字对字地折叠然后集数页为一叠,排好顺序。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常见的卷轴装线装经折装,还有旋风装梵夹装金镶玉等等一卷轴装 卷轴装按顺序将书页粘接后,末端粘接木制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圆轴,首端粘接细木杆,然后以尾轴为轴心向前卷收,成为一束的装帧。唐代已有了雕版印书业,故原有的装帧形式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这就必然促使书籍装...
-
唐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唐代出现的书籍装帧形式有哪些)
古籍常识:中国古代书籍的装帧艺术包括哪些内容 (1)简策简策就是编简成策的意思。“策”就是“册”的假借字。古代有些词有音无字,行文时只好依声托事,借用同音的字加以表示。这种现象,文字学上就称为同音假借,也称为古音通假。“册”是象形字,像是绳穿、绳编的竹木简。所以《说文解字》解释“册”字说:“象其札一长一短,中有二编之形。”《礼记·聘礼》中说:“百名以上书于策,不及百名书于方。”在这句话的“策”字之下,有两个不同时代的人分别作了解释。一位是东汉的郑玄,他说:“策,简也。”一位是唐代的孔颖达,他说:“策是众简相连之称。...